陶瓷电容作为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,具有体积小、容量大、稳定性强、绝缘性好、耐温高、频率特性好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。
然而,不同类型的陶瓷电容因介质材料不同在性能和应用上也会存在差异。
不同类型的陶瓷电容在性能和应用上有何不同?
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,陶瓷电容可分为Ⅰ类陶瓷电容和Ⅱ类陶瓷电容。
Ⅰ类陶瓷电容又称为高频陶瓷电容器,是采用非铁电材料作为介质材料如二氧化钛TiO?,其介质常数低,但结构稳定,其性能也稳定。
因其损耗小、绝缘电阻高、温度特性好,Ⅰ类陶瓷电容用于振荡器、谐振回路、高频电路中当耦合电容,以及其他要求损耗小和电容量稳定的电路,或用于温度补偿。
Ⅱ类陶瓷电容被称为低频陶瓷电容器,其介质是用铁电陶瓷材料制成的,如钛酸钡BaTiO?,介质常数高比Ⅰ类陶瓷电容的要高,结构不稳定,随着电场变化而改变,因此也称为铁电陶瓷电容器。
但Ⅱ类陶瓷电容器强度低,较薄时容易碎裂,且陶瓷介质很薄时易于造成各种各样的组织缺陷,因此损耗较大。
Ⅱ类陶瓷电容器的比电容大,电容量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,损耗较大,常在电子设备中用于旁路、耦合或用于其它对损耗和电容量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路中。